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新時代黨治國理政新理念新實踐的重要標志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也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內在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納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著重強調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我國全面綠色轉型提供了根本遵循。
傳統工業文明的高碳發展模式導致氣候危機、生態退化與資源衰竭,根源在于自然資本廉價化與生態損耗不可逆,其本質是將環境成本外部化,形成不可持續的路徑依賴。而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和殖民式掠奪的老路,經由系統性變革重構發展范式,即通過技術變革、制度創新、市場體系的系統性協同,以技術變革重塑生產函數,以制度創新矯正市場失靈,以市場體系優化資源配置,重構“資源—生產—消費—再循環”的綠色發展范式,實現生產力系統的綠色躍遷。
技術變革是全面綠色轉型的動力內核
技術變革通過替代效應、增效效應與創造效應形成三位一體的驅動系統,構成綠色轉型的底層動力架構。
替代效應重構了能源結構,以可再生能源技術群、儲能技術、智能電網替代傳統能源體系,推動我國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在2024年達到了28.6%。2024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已達19.8%,計劃至2030年這一比重達到25%左右,2035年達到30%以上。我國光伏組件產量已經連續16年位居世界首位,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組件和60%的風電裝備。
增效效應促進了全要素生產率的系統性提升,增強了生產效能。截至2023年,我國單位GDP能耗較2012年下降26%,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約60%。
創造效應催生了經濟新業態,新能源裝備、碳捕集與封存、生態環境監測等新興產業,與5G、區塊鏈、AI等技術融合,衍生出虛擬電廠、產品碳足跡追蹤、智慧環保等30余種新業態,為經濟增長注入綠色動能。
制度創新是全面綠色轉型的規則保障
我國通過產權制度、價格機制與司法協同三個方面構建了系統性制度框架。
在產權制度方面,2024年國務院頒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首次以行政法規形式確立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24年全年累計成交量1.89億噸,全年成交額181.14億元,形成碳價引導高碳產業轉型的有效機制。
在價格機制方面,2023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通知》,自2024年1月1日起實行煤電容量電價機制,對煤電實行兩部制電價政策,標志著新型電力系統中體現電力多元價值的價格體系逐步建立,促使高耗能行業產能退出率大幅躍升。同時,生態補償、資源稅等政策工具組合進一步放大了價格政策的效能。
在司法協同方面,2024年全國法院審結環境資源案件21.9萬件,同比下降5.4%,環境資源案件判決生態賠償資金共計96億元,同比增長87.5%,反映了制度威懾效力的增強。司法手段為各項政策協同落地提供了有效保障。
市場體系是全面綠色轉型的實現載體
市場體系作為全面綠色轉型的有效實現載體,通過要素流通、產品迭代與資本循環三大核心維度系統性構建綠色經濟生態系統。
在要素流通維度,碳市場定價引導資源流動。2025年中國碳市場大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量近7億噸,成交額約480億元人民幣。碳價信號倒逼高碳產業加速技術升級與排放約束,通過碳價信號為企業投資低碳技術提供了可預見的回報預期,推動要素向低碳領域流動。
在產品迭代維度,政府主導的能效標識、碳標簽制度為市場提供了可量化的綠色價值判斷依據。同時,以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35%及共享經濟規模突破3.8萬億元為代表,市場需求進一步釋放。政策與市場形成雙向約束,共同推動制造業向資源閉環模式轉型。
資本循環維度則形成綠色信貸、綠色債券、ESG基金相協同的融資矩陣。2024年,國內發行綠色債券共計6814.33億元,托管規模達2.09萬億元,同比增長5.57%,持續引導社會資本流向污染防治與低碳技術研發等領域,最終通過三者有機協同實現綠色轉型的系統化推進。
推進全面綠色轉型、加快形成綠色生產力,其根本目標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貢獻者,正以系統性思維破解西方工業文明的“高碳鎖定”悖論,促進發展范式的根本性變革。這場變革不僅重構了高質量發展的底層邏輯,更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中國智慧。
當前全面綠色轉型已經展現出顯著成效,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區域發展不平衡和國際綠色貿易規則博弈等方面仍存在深層挑戰。我們唯有持續深化開放式創新,推動技術、標準和治理體系與全球對接,構建公平包容的綠色轉型國際合作機制,才能更好地擔當起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的責任,最終完成生產力系統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范式躍升。這既是落實黨和國家戰略部署的必由之路,更彰顯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擔當。
原標題:推進全面綠色轉型 加快形成綠色生產力
作者:黃藝璇
責任編輯:江蓬新
網頁編輯:蘇偉